黄龙九寨天堂游(一)

【图文并茂版游记点这里

        

【此篇向绵阳美利达光速车行致谢】

高原,雪山,奇水,自然胜境,人间天堂。

黄龙,九寨,川主寺,下勿角,耳闻得不能再熟的地名。

据说还有变态的大坡,很长很刺激。

那骑游九黄线简直是必须一定以及迫切的,

即使一个人,也风雪无阻。

于是当光速车队决定再走五一经典路线时,充满期待。

而三天骑游下来,我想说,

九黄线——骑行的天堂。

【路线介绍】

松潘县小河乡----15km平路)----丹云峡----35km上坡)----黄龙景点----15km上坡)-----雪山梁----27km下坡)----川主寺----30km平路)----岷江源----30km下坡)----甲蕃古城----25km下坡)----九寨沟景点----40km下坡)----九寨沟县----8km下坡)双河乡----55km?上坡)----黄土梁----25km下坡)----白马寨----55km下坡)----平武县

2009.4.300绵阳涪城—松潘县小河乡】

                  

下午2点,光速车行。

对市区还不熟,绕了点路来到光速车行时,得知报名不是通过论坛re帖的(可论坛上没注明呀。。)。大概看我满头汗水挺可怜,风铃大姐和老段大哥就好心收留了我,再次感激一下。

老段先走参加比赛去了。好不容易等来了所有人,却迟迟等不来包的车。自行车轮架分离,兀自排在地上,旁边的人坐坐走走停停,对爽约的开车师傅逐渐失去耐性。

        

下午5点,千呼万唤,车终于到了。

大家以很高的效率装好了车,在等了3小时后,终于可以出发了。

然而司机的不靠谱行动才刚开始。

一路上各种停车,各种耽搁,各种拖沓,天都快黑了还没出江油。一车人尽皆无语。

算了,不提也罢。

           

要提的是钢渣发短信给老段讲述遭遇,老段回,这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旅程,好好享受现在吃的苦,这将是你们以后炫耀的资本。

最开始听到这个话,我的感觉是老段幽默,但最后半天一起骑行后,我才发现这确实是老段让人欣赏的一面,懂得以不一样的心态面对困难,并从中享受到乐趣。当然,后面再提。

             

车过九岭时,借无故停车间歇,老五带头下车买了些面包和好大一袋卤肉凉菜,填点肚子先。

到平武县城时,已是晚上10点半。下着雨,街上空无一人。据正夜骑黄龙的七海说山上下雪了。我和钢渣立即就兴奋了。

           

出平武左拐往松潘方向走。渐入深夜,雨一直下,山弯增多,又下坡,黑暗中三辆小面包相伴行,还是让人有一点点放心不下,我都不再困睡了,眼睛紧盯着前方的路,仿佛这样可以多借司机一双眼睛,帮他把路看得更仔细。

又过了许久才到平武水晶镇,老五终于把目的地施家堡的描述从“还远得很”改成“快了快了”。

最先出发的后备车在前方的施家堡乡没找到住宿,通知我们目的地改为小河乡。他们的汽车居然遭遇爆胎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祸不单行。

             

最终到达小河乡时,已是51日凌晨110

本以为误给了包车费,后来发现还不算吃亏。不过想起对方司机当时拿钱走人时,点头直称3号会到平武接我们回绵阳,而最后又矢口否认这回事,心里对他们的人品还是有看法的。

磨蹭出长达8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晚饭变成了夜宵或早饭。泡面,煮面,吃完睡下时,凌晨2点过。

                

2009.5.11小河乡—黄龙乡大弯村—川主寺镇92km

          

7点起。不到6点半就醒了,起,装车。只睡了4个小时觉。

7点早饭,馒头稀饭两鸡蛋,旅店老板人不错。不知大家注意到没,从饭厅窗户看去,绕山脚流过的那条小河就是涪江。

昨晚的雨让我们担心今天会在雨中骑行,没想到一早起来,已是天朗气清,山色秀美,2000左右的海拔让近处也雾气缭绕。最让人兴奋的是,从这里已经可以远望见雪山了,只在群山间露出一个小顶,更加让人向往。

           

站成一排集体照,当路霸。之后陆续出发。刚一出发就被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一回头的雾霭雪山,更是如入仙境,忍不住赞叹连连,不断拍照。口天大哥说后面美景多着呢,留到最精华的地方再照,先赶路吧。

也对,后面要经过黄龙、九寨,继续前行不断会有美景出现,但是,某些景致可能只属于那时那地,一旦错过就不再。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尽量减少错过的遗憾吧。

           

小河到施家堡10km,基本平路。之后进入丹云峡风景区,风景果然秀致,一派青绿。轻松登上十二道拐,之后全是较缓的上坡,路面很好,风景让人陶醉。

             

雪山从远望到近看,从前方到侧边到身后,每一面都很美。山势雄壮,但积雪又添几分柔美和圣洁,加上近处的植被映衬,背景蓝天白云,简直像风景画一样。

               

随着海拔一点点上升,两旁的树木从新绿色,逐渐过渡到刚长新叶的红黄色,间有未萌芽的枯木色,从季节感来看,似乎是从春天骑到了秋天。很舒服的还有气温,虽然阳光灿烂,但上坡也并不热,相当清爽惬意。

老乡们住的房屋多为三层楼的木式结构房,顶上盖瓦,轻巧防震,外观好看,估计住着也很舒适。怪不得雪峰感叹要嫁过来。

                 

中午1点到达45km处的黄龙乡大弯村,田哥、杨老师、钢渣正好吃过午饭,第一拨向着雪山梁进发。风铃、雪峰、肉肉和我也在此午饭,完毕之时后面大批人马尚有一段距离才到。

午后150出发,2点半到50km处的黄龙景区。游客不如想象中火爆,建筑颇有特色,天气依然晴好,雪山在望。

黄龙景区再15km上坡至雪山梁。坡较之前变陡,开始在山间迂回上升。且海拔3000多,越往上走植被越稀少,树丛退化成草皮,并变干枯。

                

由于骑得很慢,我只在刚到黄龙乡时感到有点点头胀,深呼吸气喘,但之后就适应了,一切正常。雪峰姐昨晚只睡了不到两小时,今天精神很不好,并有头晕眼黑等高反症状,爬了几公里说不能再骑了,等后备车下来接,让我先走。风铃姐说还没见雪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果然,过了一些时候,见她从下面的坡向我们赶来,那一刻我还真有些敬佩的。我一向觉得爬坡中的毅力和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坚韧而不轻易妥协,努力超越和提升自己,是很有成就感的,也是美的。

           

雪山越来越近,甚至路边就有积雪,气温也越来越低,表明山顶就在眼前。看见顶在不远处,可要真正到达却是要颇费一番周折的。山路迂回折叠,5km也要爬差不多一小时。所谓可望而不可即。

本来慢慢爬坡的风铃姐、肉肉和我也属第二集团,可后面的同志们纷纷坐车上去了,我们反倒成最后了。最后剩5km的时候,已是510分,考虑到时间因素,我们也不得已坐车到顶了。此时蓝天白云被乌云替换,并飘起雪花来。

            

雪山梁,海拔4007,是这一路海拔最高的地方。远处的雪宝鼎有5588,终年积雪,毛主席当年“更喜岷山千里雪”就是冲着它的。

一下车,风雪交加,寒意冻人。路边到处是积雪,还有两个标明海拔的雪人供大家照相作背景,可太冷了,一堆人全部跑到旁边藏民的屋子里取暖。藏民大叔很友善,指着我单薄的冲锋衣用不标准的普通话问不冷吗,我说还有一件雨衣可以保暖。于是赶快冲出去把雨衣套上,挡了许多风,果然要好些。雪吹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只好再把风镜也戴上,全副武装了。

              

雪越来越大,也等不及慢腾腾的合影了,赶紧下山去为妙。集结出发,控制速度,保持队形。我借了一副全指手套,再套上塑料袋,手终于不冷了。雪迎面打在脸上,有点疼,风镜很快就雪花模糊,并结了冰,看不清前方的山路,很是危险,又不想摘掉,否则更睁不开眼。于是中途被迫停下三次,用纸巾擦干再继续下坡。

            

27km下坡到川主寺镇,已是8点钟。山上下雪,半山雨夹雪,山下下雨。到后来我的膝盖以下全淋湿了,鞋袜也湿透,一片冰凉,被冻得不行。川主寺的藏民小孩说给我们带路,但是要收钱,艾,风气啊。

住草原大酒店,进门就先脱掉鞋袜,先暖在被窝里恢复知觉再说。幸好还有电热毯,可以烤下湿衣服,但鞋子就没法了,出门吃晚饭时,只得在脚上套塑料袋出门了。

           

这里的饭菜价格不便宜,肉菜20,番茄炒蛋都要18。不过炒得不错,味道很好。肉肉深情回忆起小时候在川主寺吃到的牦牛肉,那叫一个便宜和香,馋得我干咽口水。

回,电视都看不成,洗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