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不再出产大数学家

在最近一期的《数学文化》杂志上,有一篇“俄罗斯为何不再有大数学家”的文章。我找到了这篇文章的英文版(似乎是通过俄文版机器翻译过来的,有些词句比较奇怪)读了一下,很有意思,大致小结一下。

现象

俄罗斯/前苏联曾经盛产顶尖数学家,特别是1950年代后期,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的兴起,开启了俄国数学的黄金年代。第一个获得菲尔兹奖(1970)的俄国数学家Sergei Novikov即毕业于该系(当时我国学习苏联,北大等校也开办了数学力学专业,培养出了王选、朱建士等杰出人才)。

1960至1992的国际奥数,苏联14次得到世界第一(获得菲尔兹奖的G. Perelman和S. Smirnov都是曾经的奥赛金牌得主)。

1990至2010的菲尔兹奖,苏联/俄罗斯是唯一每届都有斩获的国家(但之后至今的两届再无收获)。

1986年在Berkeley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有30位来自苏联的报告人;而2014年在Seoul的大会,却只有4人来自俄罗斯。

兴盛的原因

国家政策:冷战期间,为与美国抗衡,科技作为经济和军事发展的引擎,苏联非常重视数学。

国家设计了奥赛选拔和培训系统:选拔具有天赋的年轻人,从很小开始给予系统的悉心培养。

国家给予从事数学或物理的教授最高的社会地位和非常好的经济待遇,使得最好和最聪明的人都选择成为数学家或物理学家。

数学和物理不太受意识形态问题的干扰,使得那些原本想成为历史学家、哲学家、音乐家或艺术家的顶尖人才也选择了自然科学。

政策导向下,全国学生都认为数学才是最好最酷的事情,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同一时期的西德学生整天争论的是毛泽东、核能和生态。

另外,早些年苏联对犹太裔数学家完全没有歧视,94年获菲尔兹奖的Efim Zelmanov就是其中之一。但70年代开始,犹太人受到排挤和限制,通往大学的上升通道遭到关闭,就连Zelmanov都没有成为教授,而只是在80年代的新西伯利亚俄罗斯科学院获得了一个职位。

辉煌不再的原因

苏联解体后,大部分顶尖人才流失海外。仅流落在美国的前苏联数学家就达千人左右。他们在新的国家待遇优渥。

虽然奥数系统仍然存在,有天赋的人也在,但培养质量已大不如前,现在中学毕业进入大学的学生,相比80年代来说,掌握的数学知识少很多。

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也少了很多。

反思:

有意思的是,对这一现象,文末最后却并不表示惋惜或悲哀。

数学如今不再那么重要了。然鹅,对于广大俄罗斯民众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因为他们的人生现在可以有很多选择、很多可能性,就像在美国一样,他们可以选择成为CEO、律师或挣很多钱,当年这些选择都是不存在的。而聪明的人在哪行都可以成功和发光。曾经在80年代学应用数学、在97年创办搜索引擎Yanded的Arkady Volosh如今是一个亿万富翁;美国许多高科技公司都有俄国人的身影,比如数学家Michael Brin在1979年带着五岁的儿子Sergei移民到了美国,因为犹太裔的他在苏联没法搞研究。1998年,在斯坦福学习计算机的Sergei Brin和Larry Page一起创立了Google。

是好是坏?

当年国家只有一种模式,通过层层选拔和严格培养,最终产生了站在塔尖的少数耀眼明星,为人类知识做出了贡献,为所在国家争得了荣誉。但是那些没有出人头地的人呢?没人关心他们的人生是否得到了充分发展,没人算过这笔账的代价是些什么。现在,或许顶尖大数学家少了,但更广大的民众却是更幸福了。孰好孰坏呢?

或许我们今天的高考改革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