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花周末时间读完了《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全书分两个部分:“我的浴室”和“我所付出的代价”,分别是作者在中国和美国两阶段的生活回忆,也分别是作者军旅生涯和学术生涯的两段人生历练。每篇皆以地名为题:中国内陆、印度与缅甸、上海;普林斯顿、密西根、麻省、剑桥、纽黑文、纽约。随着地名的转移,作者的人生识见也不断演进,重点展示了其大历史观的形成过程,内容涉及面很广,颇有真知灼见,读来还是挺有收益的。                 

作者一生的经历还是比较传奇的,可以说览遍世间风光。梦想成为拿破仑,从南开电机工程肄业,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作为下级军官在云南南部山区带兵,派往印度与缅甸丛林当前线观察员,在南京见证日本战犯岗村宁次签署投降书,在东北见识林彪“人海战术”的残忍,在日本代表蒋介石为麦克阿瑟七十大寿献礼,与廖沫沙、田汉交好;到美国志向学术,与费正清、亚瑟·莱特交往,到剑桥与李约瑟合编《剑桥中国史》……                       

在国内的从军经历,目睹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内战与内幕,介入较深却又全身而退,为解决思想上的困苦而走上历史研究的道路,后来发现还有切实价值,并形成不同与美国主流中国史学家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作者在书中一一道来,不断贯穿阐明自己的史学观点。                        

他认为蒋介石的失败不能简单用国民党腐败无能来判断,同样也不能简单判断毛泽东的成功,这样的道德判断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中国近现代的问题必须扩大历史纵深加以观察,中国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为此,中国现代史的底线必须往前推数百年,讨论时事时,必须牵涉到社会关系和思想史。中西方的冲突,本质上是中国内陆型小农经济结构受西方海洋型商业经济结构的冲击,中国长期以来是一群无差别的官僚管理着一群无差别的底层农民,而缺乏中间阶层,中国落后的本质正在于技术落后,其管理程度有限,无法从数字上进行管理。中国落后的核心在技术层面,而不是道德、文化,这才是贯穿历史事件表象后的实质和逻辑。

可惜西方的史学规范却与之相斥,他们强调只把握一个断面进行分析,能掌握的时间限定在前后几十年,且常春藤名校的权威对学术著作的出版有很大的左右力量,于是作者的书屡次不被接受,包括后来成名的《万历十五年》。作者曾感到悲愤交加,“因为我不是权威,所以我无法出版一本我觉得重要的书,但如果没有出版具有影响力的书,我永远不可能成为权威!而所有的意义,所有的影响力…是由常春藤名校内的不具名审稿人决定,而这些校舍的哥特式建筑和回廊也不过是矫饰的模仿品而已!”着实把这些学校给讽刺了一把。                      

基于作者的史学观,他在书中强调中国经济应进行开放和改革;大陆和台湾、共产党和国民党、中国与美国,都应放下意识形态之争,放弃各自一方道德上的优越感,以坦诚和互助来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未来中西方的历史必将合而为一,世界融合是无可抵挡的趋势,等等。有趣的是,本书是作者1980至1983年所写,定稿之后,即束之高阁,未作增删,言明必须在他逝世后才能翻译出版。现在看来,当时他的这些推论已被现实所应验,并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议题。读到这样的先见还真觉得是件挺神奇的事。                             

作者称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历史学家,但不是理想派,而是务实派。书中的观点,包括对中国历史的反省,对蒋、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直言流露的对美国的喜好,其实都还是比较合理中肯的,虽然有时听着不那么顺耳自然。                         

书中说,“历史学家不能自由创造人物,把他们的生命小说化,以求故事精彩动人;也无法采取艺术家的美学角度;也不可能展示新闻人员的当场识见,观察到历史成形的过程。但这并非说历史学家的生活就非得无聊不可,他可以用延展或压缩的时间段落,来探讨过去的事件;也可以建立一个宏观的视野,或是以许多细节来描述单一事件;他可以理出一个独立事件,或是比较不同的事件;他可以依循他笔下主角和女主角的逻辑,呼应他们的情感,或是揭露并驳斥他们的立场;他可以称赞无名小卒,推翻既定的定理。历史学家可以是工匠、技师或思想家。……”                

显然,作者应属最后一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