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总结-by wcj

珙县之行,本始于甘肃支教的准备,但是因为实践接受单位的联系很难落实,不得不改为川南的宜宾珙县,这样也将我们初始计划以上课为主的准备改为以讲座为主。此次实践目的构想是基于假设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落后的偏远地区的孩子,无论小学、初中或者高中,当他们面对一群来自我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大哥哥大姐姐时,他们最想从哥哥姐姐身上得到什么,怀着这样一种心情,我们认为我们能够带给他们的莫过于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我们要给他们描绘外面精彩的世界、给他们讲述大学的校园生活而这一切莫过于北大为典型(这也是我们自己最熟悉的大学生活),不断激励他们树立走出去的信心,同时也为当地的孩子对英语学习进行的方法上的交流,另外还给孩子们展示了许多奇特的、他们已经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象过这些现象的规律性,讲座意在给他们一种要在生活中保持发现探索的乐趣。只有当我们真正带给这些孩子以希望,那么我们的实践才真正具有意义。

 

这次实践,差不多两周的时间,从6月27日北京出发到7月9日回到北京,其中花在途中的时间就差不多6天。而这一次的社会实践经历,特别是当要从成都回来但又买不了火车票时,我觉得社会实践带给我们的远远超过了我们原初设想的只有支教带给我们的意义。从北京到成都,火车票是在学校订的,票的获得很容易;但是从成都回北京,虽然我们在到了四川就已经着手火车票的事情,虽然订票的中介一直说没问题,但是在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火车票却成了难题。全组人员为火车票忙碌了一天,在成都火车站,大家很早起来,顾不上早饭,就去售票处问讯,想办法,和黄牛党接触、交涉,一次次的黄牛党说有票,但是一次次得到答案:你们要的车次没有票了。甚至将所有的可能渠道用上,包括联系旅行社购票,最终宣告失败……就这样忙碌了快一天,最后我们做出决定:先买黄牛党的短程票上火车,然后再补票到北京。这个决定的实施将意味着我们将会面临没有座位站着回北京,而且即使如此我们也只买到了成都到北京的普快车1364列车的成都到广元的票。当晚上2点到了广元,我们被赶到硬座车厢,由于没有座位,我们只能相互挤着,有坐在地板上睡得、有站着睡得、也有直接睡地板的,这样坚持了30多个小时,两晚一天,终于回到北京。车上由于人太多,空气太差,我们有成员感冒发烧,但都坚持了下来,大家都乐观的说到:“这也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而且对于中国13亿人口中的绝大部分实际上所乘坐火车的状况就是如此。”但是我们也将成都的标语“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戏谑为“成都是一个来了就离不开的城市”。

 

实践内容,自然主要是针对当地的情况和孩子们的情况,包括经济、教育等。对于珙县,先说一些背景情况,珙县位于四川宜宾南部,得名据说来自于当地盛产一种叫“珙石”石头而来,原来的老县城在珙县,但由于处于大山深处,交通实在不便,现在已迁至巡场,即使如此,珙县的交通仍然是很不便利,本来从珙县到宜宾只有几十公里,但是由于交通原因,在我们去时必须得绕道行驶,大大的增加了行驶时间。这里的主要资源是煤炭,向外面出产了许多煤资源,该县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收入是来自于煤炭资源;另外这里也出产了比较多的建筑材料,特别是水泥,据统计这里现已有5个比较成规模的水泥厂,其中有一个正在和外界合作准备建成川南最大的水泥厂。但是也正因为此,当地人民告诉我们,在珙县自然资源不匮乏,但是污染却比较严重,这可以从巡场河的水质可以看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水的颜色是黑色的。另外,珙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人均收入比较少,特别是农民的年收入只有2000左右,但是在这里,人们依然对教育充满希望,当地政府由于资金有限,在新县城巡场建设上以教育设施的投入为首要完成目标,将县委、县府、县人大等的设施建设列在后面,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但是毕竟由于当地生活待遇条件的限制,当地的师资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以英语教师为例,以专职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仅占所有英语教师的10%左右,教师资源极其缺乏,而且在引进师范毕业生时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同时对于落后教育地区面临一个现状就是生源的流失,对于珙县也不例外,每年都有许多优秀的珙县初中学生到成都、宜宾、南溪等教育较好的地方就读,而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考入国家重点大学,包括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尽管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当地的政府和教育部门还是满怀希望,积极加强教育的力度,而这一些我们可以从我们支教讲座的过程中体会得到。

 

在珙县,我们去了两个高中学校、一个初中学校和一个村小。我们讲座的第一站是珙县的白皎中学,我们从所住的地方乘公交车,然后走了一个不知多少阶的石阶,终于到了白皎中学,这里真有一种高山仰止的味道。由于这里是我们作的第一场讲座,在时间、内容等的衔接安排上还不太熟悉,尽管如此,这里的同学还是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我们交流,据学校领导老师介绍,学校每年的高考成绩不大理想,而且最主要是在英语等学科方面,其实对于区县的学生,英语总是他们学习的一大拦路虎,关键的问题是没有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在这次讲座中,dy和crh关于英语学习方法的介绍就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都对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赞不绝口,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他们关于听力学习的练习互动时,由于估计过高了些,同学们在这一个环节反应就远远不如其他环节,其实这些情况我们也早有所准备,知道我们准备得一些内容可能会让同学们比较难一下子接受,也正是我们自己站在讲台上给台下的同学讲解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去体会作为一个老师讲课时需要照顾同学们接受能力时对课程内容安排设置调整的辛苦。也正是这一场讲座的开始,为我们后面几场讲座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能够在以后几场讲座中更多的使同学们受益,更好的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白皎中学之后,下午我们又到了巡场中学,这所学校是在珙县的新县城巡场,由此可以知道,在县城内生活的学生和区县或者郊区的学生在许多知识面方面会多一些,同时县城的同学对不认识的人的陌生感也会少一些,这些在讲座中都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巡场中学时一所初中学校,我们的讲座对象开始告诉的是刚刚考完试的初中二年级的同学,可是当我们在准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时,我们看见许多小朋友也进来端端正正的坐下,好奇的看着我们,那一对对可爱的大眼睛让人感觉充满了朝气,这个时候我们才得知原来听众还包括了旁边小学的同学。这临时的变化也让我们的内容安排必须得做一些调整,要同时顾及初二同学和小朋友的情况。在接下来的讲座中,从介绍北大的校园景致、文化、生活等开始,我们发现台下的听众当每一次看到那一张张美丽的北大校园图片时,都发出一阵阵惊叹,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反应更强烈,兴高采烈溢于言表,而对于相对文字一些的ppt就显得没那么有吸引力了,鉴于此,在下面的讲座中,我们尽可能的讲一些图片稍多的而且能够开阔同学们知识面和眼界的内容,包括西方美术的一些图片介绍,给他们讲故事,讲西方和中国文化艺术的差别;香港和上海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美食、教育等图片展览,让他们了解我国国际大都市的历史、现状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让他们感受到家乡和国际大都市的差距,激励他们奋发图强的热情,努力学习。而最后我们还是安排了关于英语学习方法的讲座,因为对于出发前的准备我们就将当地同学们关于对英语学习方法的求知欲作为一个主要问题,而此时讲座方法必须与白皎中学的讲座方法不同,因为听众的对象变了,戴、陈两人讲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之后和同学们玩起了英语单词的接龙游戏,可是令我们吃惊的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表现极其积极,其积极性远远超过了初中同学,而且他们对于许多相对较难的单词也知道很多,让我们这些哥哥姐姐也不得不感到钦佩,想我们在小朋友那个年龄时还不认识英语单词呢。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对当地的教育状况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看法,同时也感到了无比的欣慰,其实只要基础抓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的良好氛围,孩子们可以做的很好很好,而这样一个氛围就是区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所不能比的。另外不得不提及,在后来和巡场中学领导的谈话中我们得知,其实在巡场中学附近的小学和巡场中学当一到放学时间,由于校园门口比较狭窄,而几个学校同学的人数众多,此时学生梳理工作比较艰巨,安全是一大隐患,这个问题有待解决。

 

接下来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到了珙县的老县城所在地方的珙县中学,根据安排我们的讲座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此时他们还没有放假。这里虽然说曾经是一个县城,而且即使现在也还有很多居民居住,人口也很多,但是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和珙县的新县城巡场相比,就已经落后了很多。这里有几个班的同学还在上课,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讲更多的东西,我们分成了两组,分别给他们讲一些自己准备的东西,一组是戴、陈的关于英语学习的讲座,因为他们可以直接利用板书,可以不依赖投影仪等设备;另一组是剩下的我们几个同学,由于我们所准备的内容差不多必须得依赖我们所做ppt,但是我们只带有一台投影仪,分组就这样形成了。在这次讲座中,我终于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下关于自然界奇特的非线性现象,我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给他们介绍一些在他们日常生活中都已经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可能他们去从来没有去思考过为什么大自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如同学们都看过向日葵,但是关于向日葵籽的排列规律他们思考过么?是什么样的排列规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规律?等,其实我觉得这个命题是关于人们常思考的:大自然是有规律的,但是为什么会有规律呢?可以说现在非线性里面有一块很重要的部分是关于混沌研究,即现象的结果对初始条件的依赖,但实际这也是一种规律,为什么会有呢?值得思考。在内容上可能会有很多他们未必会听懂,但衷心希望他们能够从此多关注一下他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其中任何一点都是值得思考的。在这天的讲座中,同学们对北大的校园生活以及香港和上海的介绍也充满了兴趣,特别是香港的美食。而另外一组的英语讲座在其他班同时展开,也经常传来热烈的掌声。

 

在珙县的最后一所学校是一所村小,叫塘坎小学。关于村小的安排是我们队员向当地负责人提出的,本来在我们初始准备阶段的支教对象就是农村的小学生,同时在学校准备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通过号召同学们捐出自己用过的书籍和文具以用来捐给村小,在捐助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其他大学的老师和同学的大力帮组。后来改了目的地之后,为了圆我们的初衷理想,我们也希望能够到村小去一趟,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就只能安排一所村小了。首先,在时间上,我们去珙县的时候差不多的学校都已经放假了,特别是小学,而初中或高中会因为考试相对较晚或者补课的缘故而更好安排,其实我们到珙县时,恰是当地初高中期末考试时段,而小学已经考完了,所以只能安排去小学时间在他们发放散学典礼发通知的那天。其次,由于是村小,孩子们也不像城市那样集中,孩子的召集相对比城市学校难,这也需要一个方便的时间。再次,由于是小学孩子,包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也要为他们在途中的安全考虑,也需要一个安排上的方便。无论怎样,在去塘坎小学的时候,早上还下着小雨,我们先是坐了公交车,到了当地中心小学,让后在一个老师的带领下,挤着一个面的,爬着山路,到了村小所在地,然后下车后又走了一会,才到了目的地——塘坎小学。村小一般都是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年级教学,通常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一二十人左右,主要教孩子语文、数学,还可能会面临由于某届学生入学人数太少而取消这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将其此届学生并入到其他相对较远的学校入学。塘坎小学就是这样。这里的有些课桌也还是破烂的,学校用电也是没有保障,学校就仅有两间屋内有电线,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一间是方便老师们煮饭休息的房间,本来是为可以住校的老师准备的。现在老师都住在自己家里,他们都已经在这个小学教了几十年了,而且有几个老师还是住在山下的小镇上,每天学要来回沿山路走两个小时为孩子们上课,无论天晴下雨。而且由于现在没有老师住校,甚至有一些校外的不懂事的孩子或者其他人会悄悄地破坏学校的设施和偷放在学校的书籍本子之类。这里我们看到的还是那天真烂漫的眼神,这些孩子们,其中有些家里特别贫困,包括父母双亡、父母有残疾或者失去了父亲同时母亲又改嫁等等情况,但是我们从他们的身上没有看到他们怨天尤人,也没有看到他们的气馁,他们的脸上还是充满的无邪的童真,当我们提出需要给这些孩子单独照相留影纪念时,他们都显得特别的兴奋,其中有几个还快乐的但是不大自然的摆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为他们设计的pose,对他们来说,照相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了。这里,我们将孩子们都召集在教师办公室里给他们看投影仪都在墙壁上的一张张图片,或者通过向他们提一些其他小问题,或者没讲完一张图片就问他们刚刚讲的一些问题,让他们抢答,然后给他们发放一些我们为他们准备的小小的文具礼品,他们都很积极踊跃的回答,每个人都领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具礼品。北大,香港,上海等的图片给了他们美好的向往,同时我们的队长hse同学还叫大家唱《麦蔸》里的歌曲,“我们是快乐的好儿童……”,孩子都学的特别积极。另外戴、陈两人还单独给五年级的同学教授了一些日常的英语对话用语。几个小时下来,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感触,特别是像hse和dy他们这样来自香港和上海的同学,正如hse同学后来说到:“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还有像村小这样艰苦的学校,而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村小教师每天需要爬山路几个小时,风雨无阻几十年,实在是感到敬佩。”和孩子们最后合影完,告别孩子们后,我们和老师们一起沿着这美丽的山路聊着天向山下的镇上走去,由于刚下过雨,空气中都含有泥土的浓郁的气息,不时还有潺潺的流水声……这样我们完成了在珙县的支教活动。

 

另外除了在珙县的四个学校进行了讲座支教活动外,我们还自己联系了一所其他地方的学校——横江中学。横江是四川和云南分界的一条江,江的对面是云南的水富,江的这边当然就是四川的横江镇了,联系这所学校当然得归功于我们的队员czy同学,横江是czy的老家,他曾在横江念过书,当得知我们的这次支教的目的地改为四川宜宾珙县之后,他就提出可以去他的老家那边作支教演讲活动,同时由他去联系,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这一天我们坐面的通过三个小时从珙县到了横江,但是这天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天气特别的闷热,没有太阳,但是汗珠就是忍不住地向下掉,我们到达时是接近11点,而讲座开始时间安排在下午两点,这中间的时间我们去横江古镇转了一周,恰巧遇到这天是横江赶集的日子,镇上的人甚多,不时还遇上czy的亲戚在卖东西,比如番茄这些,还让我们自己随便吃,古镇建筑的古貌保持的相当好,特别有特色。走到横江边上,一艘渡船联系江的两岸,原本我们也准备渡船过去到云南的土地上留下我们脚印,但是看到每一次渡船的来回需要用太多的时间,而我们也快到了吃饭准备的时间,这个念头就只有作罢。午饭过后,开始准备,原本讲座时间是下午2点到4点半这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最多也只准备3个小时,这样既不会影响同学晚上学习时间,我们也方便会珙县,其实讲座定在两点就已经和平时同学们的作息时间冲突了,他们平时都是中午午休,2点半开始上课。今天的讲座,教室里挤满了人,而且在教室外面也走廊上也站满了人,台下听众也和往常有了一些不同,其中包括了czy的堂弟堂妹这些,而且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下面还多了一个专门摄像的听众,在这么热的天,教室里挤满了人,而大家的热情还这么的高,在下面的讲座中坚持了四个多小时,真的让我们很感动。可以说这天的讲座是让我们感到最成功的一场,也是让我们感到大家是最热情的一场,也是我们和台下的同学们互动的最好的一场,真可谓是这天是百分之百的闷热,但大家也是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讲座的内容还是原来的提纲的演绎,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在给我们的小纸条中,他们除了问了我们其他一些学习生活以外的问题,还有同学提了一些和我们讲座有关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提的特别好,坦率的说,关于一些具体的问题的答案,我们也不好回答,但是我们尽量在回答时多给大家一些鼓励,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些启发,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思考这些问题,其实对于很多问题也是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关键是要人们去思考,看到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真的是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意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至少让我们感到我们此次的讲座是有意义的。在互动中对于一些个别人的问题我们就在小纸条上回答传给他们,而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我们则将他们整理起来,在最后的环节一并进行解答。就这样下去,原本我们准备在4点半结束的讲座一直推延到了6点钟,而且同学们还希望进行下去,我们也只能说我们还要回珙县,太晚了会不方便,从横江到宜宾这段路况不好,如果下雨将会很难走,而且最后证实在当晚我们会珙县的路上就有了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幸亏此时我们已经过了宜宾不用再担心路况的问题了。另外还须提及就是,在这场讲座中,关于英语听力环节的练习让我们感到这一次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也让大家感到很欣慰。而在所回答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是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他们问到:你们这一次的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在我们报名此次活动时就已经有所思考了,就如我在前面谈到的我们的实践目标构想那样,我们回答了他们,他们保以了掌声。

 

关于支教讲座的总结就到此为止,但是这次四川珙县之行,我们除了进行了讲座活动外,我们也在空余时间游览了四川宜宾地区的一些旅游景点,这样对整个宜宾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可以对这些旅游地区的状况和珙县的状况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些地区区域发展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我们去的旅游景点有宜宾蜀南竹海和石林地质公园,在去风景区的路上我们就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无论是去竹海还是石林,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要求交通一定要特别的方便,才可能更好的搞活经济,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究竟是因为竹海或者石林才有了好的交通,还是好的交通才发展了竹海或者石林?其实他们之间是相互,对于一个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交通是密不可分的,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可见其中的道理,但是当路修好之后怎么去利用这个交通条件发展经济也是值得探讨的,我就见过家乡一些地方也修了一些村村通公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确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我看到在某些地方人们也比较少的利用这些公路,同时对这些公路的保养将会成为一种负担,当人们在公路的维护上作的不够时,经过风吹雨打,任其水土流失,几年只见路上杂草丛生,而且坑坑洼洼,看到此,能不思考么?所以怎么去开发经济决不仅仅是一个交通的问题。另外在路途中的一个特别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这些去风景区的沿途,居民的建筑风格也是挺有特色的,我想特色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途径,而对于那些非风景区的路途你几乎很难看到一个地区的建筑的特色,或者说本来民居特色保存的就不怎么好,已经很难再吸引游客的好奇心了,所以我觉得在现在经济开发发展的过程中,在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特色东西的保护将会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方面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关于此次四川珙县行,可以说得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几个队员在这里成立了“猪党”,其他地方的同学领略了山川的魅力,特别是东部的同学,他们也尝到了正宗的川菜,体验了色香味俱全的风味,麻辣烫“火锅”生活的豪爽。在珙县的一个周的实践生活中,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好客和热情,在后勤服务让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帮助我们联系车子,活动安排,活动线路等,同时珙县教育局对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给与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教育局高主任在百忙之中对我们的行程安排进行陪同,我们感到衷心的感谢。

 

但是说了这么多,我觉得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一些经验。首先,我们的实践时间安排上和我们实践内容上可以有更好的调节空间,我们的实践时间一般都是6月底开始,而此时一般的学校都已经放假或者正在考试,这样我们在支教安排上可以改进的地方很多,诸如支教形式、支教内容等等,我们自己理想中的支教是像在教室里像老师一样给台下的同学讲课,而且讲课时间不像讲座那样,一次就行了,我们理想的支教是自己开设一门课程给同学们讲几天,而且我们也相信这样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学科,收获更大,但其实这样的安排可能在实际操作上还有待商榷,实际上将我们的原初打算改为讲座,也是对我们的锻炼,要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尽量说明自己的意思而且要尽量对更多东西的介绍也是一种锻炼。其次,我觉得在我们的支教过程中,我们准备得东西过多的依赖了多媒体,在偏僻的地区,关于多媒体的应用显然不及城市,我觉得在实践内容上应该多方面准备,不仅仅是多媒体的资料准备,同时也需要有一些其他的准备。再次,在后勤方面,特别是交通方面,这次实践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特别不容忽视的环节,特别是返程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也不能说一定有一个最好的解决方式,更多的还是需要视情况而处理。最后在活动期间的后勤安排也是很重要的,这次关于这个环节我们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不大,也特别感谢接待单位对我们的帮助。

总之,以积极的心态去做一件事,怀有美好的憧憬,就是最好的。我们希望给同学们以梦想,同时他们也给我们圆了一个我们的梦想。

 

                                                2006年8月28日完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