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社

看到kcu日志上写与耕读社的邂逅,倒是勾起了我不少回忆,且来扯一扯。

               

要说相遇,还真是巧,和kcu惊人相似:

            

05年10月某天,我在理教201自习,“忽然间一个黑影窜上了讲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黑板上写着:晚上九点有会,谢谢合作!我一瞅表,我靠这不…”事实上,那天那人是以极慢的速度在黑板上反复涂抹,好几分钟后才艰难产下三个字『耕读社』,而我也很好奇这个组织是干嘛的,于是别人都转移阵地了,我却赖在原地不动,心想我在后排看我的书,且看你们如何闹腾。耕读社就以这样偶然的方式’闯’入我的生活,不期而遇,就是用来形容这种场景的。

              

那天是耕读社的迎新大会,说大,其实教室里只零星的坐了几排人,场面略显寥落。但几个老社员的发言却慢慢让我放下手中的笔,抬头静静听,并不时感到心底的撞击和共鸣。后来让新会员自我介绍和交流,我这个纯属意外蹭会的“局外人”突然发现有话想说,一冲动就跑上讲台去了,貌似还侃侃而谈,貌似还打动了些人,于是,顺理成章,我就这样入伙了!自己都觉得汗,半小时之前,还你不认识我我不属于你的…特别是那时的我还是怯于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吧,那是哪来的勇气,竟至于冲上讲台当众发言的呢?…

                

总之就是耕读社八杆子打到我头上了,我也很庆幸有了在这里的经历。

           

介绍下,耕读社是一个学习和推广传统文化的社团,“耕”取“躬耕实践”意;“读”取“心灵成长”意;“耕读”表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以传统文化为入手点,通过学习经典,修身实践,达到提升自我、推己及人的作用。具体到活动,包括:

             

I.经典诵读–读诵千年经典 变化生命气质

每周二、四、日早读,一、三、五晚读,诵读文本,切磋研习,以求真正理解经典的含义。书目都是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常常是论语、孟子、庄子、史记和诗经。                        

II.理念研讨–研讨儒家内涵 树立高远目标

每两三周组织一次集体研讨活动,通过读书沙龙(如弟子规)、讲座录像(如礼仪讲座)、影视欣赏(如甘地传)等形式,重在结合个人实际进行反思,阐发收获感悟,共同交流,分享心得。时间一般定在周末晚上。        

III.修身实践–效学圣贤品格 落实心灵成长

包括与一耽学堂等联合做一些社区的经典读诵推广,还有去农场体验耕作的生机知性之旅等活动。            

IV. 内部联谊–联络会员感情,实践内部关怀

包括与其它高校社团联谊、新老社员交流、社员毕业生欢送会等活动。

                        

我曾参加过一学期的早读活动,最开始在讲堂东侧,后来天冷改到学一西北角,大家站成一圈,诵读论语,一段原文加一段注释,辅以讨论。一般维持在十人以下,少则两三人。想想到了冬天,早上要6点半起,周日也如此,对于以前8点上课都会迟到的我,该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可我参加早读却几乎不曾缺席或迟到。每每走在清早未醒的校园,想到领先全校上万人先起,朗朗书声响彻食堂后,才开启新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心里就很是充实和振奋:小伙子真是奋发向上有追求啊。

              

看一次讨论会后写的日志,在学校里就是易傻易天真:)

                

日志标题:静园论道
发表时间:2006-5-3 23:52:00

今天下午参加耕读社的聚会讨论活动,和一群兄长围坐在静园草坪上坐而论道。         

这次主要是请已经毕业工作了的老社友回来交流,结合耕读社的理念谈谈工作中的感悟和经验。师兄们各自的生活阅历不一样,但正面临或曾面临的思想困惑却是共通的。    

其间谈到很多关于理想和社会实际的话题,都认为工作时面临的环境和大学是很不一样的,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再从如何适应返回来说,当我们还在大学的时候应该准备好什么。          

大学确实是一个很理想化的地方,尤其在北大,如此宽松的环境里,即使自身有很大的缺点,也不会与周围发生激烈的冲撞,大家会更容忍和迁就,因此,每个人的个性都更能保持下来,当然包括好的和坏的方面。           

但是,当我们走出校园的时候,面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太过内向,或者太过理想主义,这些都可能是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太过实际,一点不谈理想是肯定不行的,但一味单纯的理想主义不大会起作用,说不定还会害人。所以,我们在学校的时候,除了把基本功打扎实,还应学会主动修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做一个平衡的人。    

理想也不能空谈,必须要躬行实践。如何树立起一个真善的境界是一个问题,但这还只是抽象的道德标准,知道怎样在生活中具体地实行是更高的另一方面。           

环顾四周,芳草萋萋,紫藤飘香。席坐于此,师、友、道三者俱全,畅谈社会、人生、理想,不亦乐乎!

             

社里常活动人员不多,但高人不少,每次活动交流也较充分。学文科的比较多,比如首任社长是宗教学系的,后来好像出家弘扬佛法去了;早读时领读释义的师姐是中文系的,古文根底深厚;好几个元老是哲学系的,阅读甚多;当然也有理科的,比如那时的社长就是物理学院的;此外,还有比如一个北大附中的老师,人近中年,已有妻室,但仍一颗问道之心,他的人生经验常给还在校的大家不一样的启发;比如一个新东方的老师,觉得每天赚钱但精神空虚,经常跑回来与大家交流讨论关乎人生关乎理想的话题,口才上佳,思维清晰,很有感染力;还有其他认真谦逊、才华满怀的人。

             

这帮人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认同、喜爱传统文化,甚至有的可称为信仰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里的智慧可以解决我们自身乃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这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遗产,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在没充分理解前,不主张过多谈批判。志同道合,正是维系这群人这个社团存在的根基。

           

耕读社的理念是“晴耕雨读,陶养心灵,圣贤为伍,师友同行。”本质上,风格是浪漫的、理想的,但实际上,这个社团最大的特点恰是务实和低调。社里讨论最多的问题是知与行,普遍共识是躬行,不尚空谈。强调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反思加实践。要想改变他人之前,先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环境,从而改良社会风气,所谓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理想谁都会谈,大道理谁都能懂,但能踏实付诸行动的就少了。这也正是他们最值得我敬佩的地方。

              

这种书生意气、理想色彩是很可贵的,本质上,车协白马天涯、深入社会的豪情与理想正与之类同。只不过两者在表观上大为迥异:前者静,后者动;前者内省收敛,后者激越外放;前者千卷书,后者万里路。后来我也欣喜的发现有人和我有很类似的经历,车协05实践团八月姐姐在写给耕读社五周年的稿件中说,“在北大的三年里,我一共只参加了两个社团,一个是耕读社,另一个是自行车协会。仔细想来,自己一不小心还是实践了一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车协的一年,我是轰轰烈烈的爱上了骑车远行,在这里的两年,我的感情日积月累,升华,沉淀,最终淡定成一份平实的感动,一种从容的坚定。回头想想,能够如此长久的坚持做一件事情,真好。”

               

要说社团运作,耕读社的确不算成功,人气一直不旺,缺乏活力与大众吸引力,除了人员构成、运行机制等原因外,更重要的恐怕是当代社会的原因。在一个普遍浮躁、流行娱乐的年代里,还有多少人愿意溯历史潮流而上、回归到几千年前的故纸堆里去发掘寻思的呢,不弃之如蔽履恐怕就谢天谢地了,更不用谈慎思、笃行。即使在北大,它也只是弱小的一米阳光,然而,我们应该庆幸,一点星火,也代表着希望;火种不灭,由小及大,就会照亮越来越广的地方。耕读社的存在,就像一泓清泉,纯净地流淌,涓涓细流,也有汇成大海的一天,希望最终它的涵养会像水波荡漾开去,传得很广,很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