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金兹堡的学生时期

【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堡(Vitaly Lazarevich Ginzburg,1916年10月4日—2009年11月8日)是俄罗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因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的先驱性贡献荣获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下内容翻译自诺贝尔奖官网(节选),借助了谷歌翻译。十年前,谷歌翻译的英语和德语等西欧语音之间互译,准确和自然程度可达90%以上;但英语和汉语互译基本还在人工智障水平,[……]

Read more

奥本海默的几个侧记

1、马克斯·玻恩回忆录《我的一生》:

他是个才华横溢的人,而且他自知在某些方面很高明,但这却令人别扭,也招致了麻烦。在我的量子力学讨论班里,他经常打断发言者,不管是谁在讲话,对我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他还走到黑板旁,拿起粉笔说道:“使用以下方法要好得多……” 我觉得别的学员不喜欢这种经常性的插话和更正。不久以后他们就开始有抱怨之词…最后我接到了一封书面的呼吁书。我想Maria Göppert([……]

Read more

费曼给前学生的一封回信

费曼在1965年因为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与施温格、朝永振一郎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来信。他之前的一个博士生,Koichi Mano,也发信来祝贺。Koichi Mano曾经也是朝永振一郎的学生,于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是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1951-1988)最早的一批博士生之一。

费曼回信问了Koichi Mano现在在做什么,得到如下答复:“研究相干理论及其在[……]

Read more

铁摩辛柯的动荡岁月

被誉为“现代工程力学之父”的铁摩辛柯(Stephen Timoshenko),于1878年出生在今天乌克兰东北部靠近俄罗斯的苏梅州科诺托普区,那时属于俄国。实际上自从18世纪后半叶起,乌克兰就一直在俄国统治下。

​铁摩辛柯的父亲是小庄园主,母亲出生于波兰家庭,他自己从小讲一种俄语和乌克兰语混杂的方言,自我认同是俄国人。

1896-1901年他在彼得堡的交通工程学院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服役一年;1[……]

Read more

那些改变人生轨迹的偶然瞬间

一. 1950年代的挪威远没有今天这样的发达和高福利,刚大学毕业不久的专利局小职员Ivar Giaever因为薪水微薄、晋升遥遥无期,外加二战后房源紧张、找不到适合一家人的住处,决定在1954年离开故土,前往加拿大投奔亲友谋生。

Ivar到多伦多后,日复一日地走街串巷寻找工作,走得脚掌生疼,钱快花光了,也没找到合适的。当他介绍自己来自挪威时,许多人都以为挪威大概是瑞典的首都。

后来他去了美国通[……]

Read more

昂萨格的传奇人生

以下主要内容翻译自维基百科和诺贝尔奖官网,略微做了整理和补充。

Lars Onsager于1903年出生于挪威Kristiania(现挪威首都奥斯陆),他的父亲是挪威最高法院大律师。

1925年,Onsager毕业于挪威理工学院的化工专业。同年,他对Peter Debye和其助手Erich Hückel在1923年提出来的描述电解溶液的Debye-Hückel理论进行了修正,明确需要考虑溶液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