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计划赴河北沧州暑期社会实践总结(zz)

社会实践,算是总结吧

关键词:最初的梦想 筹划梦想领队 课程调查 收获 希望

最初的梦想

最初的梦想开始于四月末。看到团委暑期社会实践的立项工作开始了,就想这个假期别人都有事情干自己没有岂不是很无趣?所以就想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对,刚开始的想法是参加一次社会实践。

不久这个想法打消了。因为那个时候我所知道的想去社会实践的人们的意向基本都是借个什么名堂组织一个旅游团,或者说基本没有想做实事的。但是我想我不要参加什么旅游团。那只有自己组织。实践,干实事,莫如支教。

支教呢?好多人都干过,好多人干了好长时间,好多好多的新闻报道说大学生扎根西部一教就是十年八年。我没有那种奉献精神,我不会在农村呆十年,我也没有那个十年。但是我确实想为那里的孩子做点什么。做事,急人之所需,我思考了好长时间:他们,那些出生、成长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他们到底需要什么?需要我讲些什么?讲书本知识?讲解题方法?讲考试经验??讲怎样才能够提高成绩??可能我们去北京某所中学,那里的孩子正需要我们讲这些。但是我们去的是农村,贫困的农村!人均年收入五六百块的农村!!

我想凭我们到那里讲几天学习方法,对那些孩子们来说,基本等于过场。顶多他们掌握了我们所谓的方法提高了成绩,但这些收益,成效不过三五年。思来想去,我认为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些书本以外的东西,他们极其缺少的东西,而且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东西——希望。

多少年实施希望工程,建设希望小学,买了粉笔,配置了桌椅板凳。这是政府的,社会的责任。教室有了,桌椅有了,粉笔有了,但是坐在教室里的,不应该是一些黯淡的躯壳,而应该是充满希望的灵魂。那么谁来帮助他们?我想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希望,我们要给他们以希望!!多么响亮的口号!振奋人心是吧,但是口号提出来以后马上又回归到现实——希望,给他人希望,怎么给??

我们支教,我们教书,他们听课——这就是我们唯一的手段。

缺少希望不是没有希望,缺少梦想不是没有梦想。只是没有人给他们以开阔的眼界,没有人给他们以平等的身价,他们不敢想也不会想,所以狭隘的眼界造就了狭隘的思维,狭隘的思维更束缚于内心的卑微,梦想被捆绑,人怎么会有希望??

那么我们教什么?我知道了

我们要教他们很多他们不知道的,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世界什么样??思考中的世界什么样?发展中的世界什么样?经营中的世界什么样??娱乐中的世界什么样?……很多重世界是他们没有见过,没有认识过的。所以我们应该尽我们之所能向他们展现一个真实的,不一样的,充满幻想和希望的世界。

还有就是平等!这个相当重要。对于这些地方的孩子,生来就在心里产生了一种差距感,与城市的差距,与城市人的差距。我不想分析这种差距的根源,我只想通过我们的课程让这些孩子缩小心理上的差距感。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都有机会尝试,只要你想,只要你努力。

梦想和希望,是我们最想赋予他们的。我想我有信心。

那这就是我的最初的梦想——给别人以梦想

 

筹划梦想

想法是好的,但一到落实问题马上一群一群的冒了出来。申请倒是不费劲,可能最烦人的过程就是联系实践地了。支教,到哪里支教???这个才是最最重要而且最最难办的!!找啊找啊,上网,搜,搜贫困山区,搜国家级贫困县,搜教育资源匮乏,搜关于教育方面的新闻报道……整整五一七天除了去了一趟亲戚家基本上什么事情也没干!

最终弄了一大堆电话和网站,然后就挨个问。最终打到河北沧州孟村文教局时,是刚刚赶上他们节后上班,还好被踢了几下皮球以后终于——实践地,尘埃落定。

与学校联系主要是沟通后勤方面的事情,食宿,交通。学校方面一直给我们大力支持。校长态度更是相当好,帮我们打听交通路线,安排食宿,介绍学校情况,交换意见等。

经过几次电话沟通,我们大致了解了那个学校的概况。并开始筹划起我们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组队。这个问题解决得是相当顺利。开始时我们大概有六七个人有意向。都是我身边的。后来目的地找到,计划初步制定,我就开始了稍稍的宣传。考虑到大家假期有小学期,而且如果我们在暑假中间去支教绝大多数学校又放假,所以我们要越早越好,那我就初步定在了考试之后到小学期开学之前的这几天。长度刚刚好,大家又都有时间,所以刚刚做了一点宣传就马上有一堆人杀出来报名,从放开口风到人满为患只用了6个小时!身边同寝的,临寝的优势比较大,再就是04的几个好朋友。但是最踊跃的还是范静晗同学。五一的时候就主动打电话给我说要参加支教活动。人不能太多,所以当确定已经有十二个人报名时我马上就封了口。

其实刚开始我们的计划是八到十个人,十二个人确实是有点多,人多不好办事这是常理,但是最后是四个人同时报名,我也没有办法,真的没有想到大家会这么积极。毕竟我们是公益性活动,也不如游山玩水自在,不如参加个什么创业大赛之类的锻炼人,纯粹的服务,或许,大家是都有这样一份心思吧。

人齐了,目的有了,下面就是具体作出计划。

计划的制定从五月中旬一直到六月初,我们总共开了两次会,第一次是确定人员以后。大概讨论的是初步的课程安排和时间安排,当时大家的意见还不是很清晰,我们与学校方面的联系还不是很充分,有好多情况没有搞清楚。所以初步定下来课程安排,就让大家回去着手准备,一方面搜集资料,一方面准备课程和调查题目。因为我们起步比较早,所以时间比较充裕。第二次会议就是在六月初,也就是考试之前,大体是确定课程内容和出发时间,还有一些后勤方面的细节问题。令我高兴的是准备时间拖了这么长,同学们的热情一点也没有减退。谢谢大家了。

这里还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后勤总管赵智沉同学,他的工作尽显了上海人的仔细与精明。从联系学校,到联系赞助,到后勤采购到最后的先行探班,他的工作得十分认真,最大程度的倾注了汗水和热情,详细情况可以参见他的后勤总结。我只想感谢他的工作,并想对他的工作作点评论:十分出色

领队

不知什么时候被赐了这个封号,而后来演变成老大,教父等等,无所谓,反正就是头的意思。

头,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最开始组队的时候觉得自己是组织者大家都得听我的不由得飘飘然。然而领队真奇妙,不当不知道。一句话,身心疲惫啊。

领队就是背着团队原则的人,那我的总的原则就是:安定团结,大局为重。

终于理解了共产党的这些治国方针。确实是,人一多,什么事情也就没有上述原则重要了。

细节方面,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12个人,出一点什么事情都是了不得的新闻。我们来回都坐车,汽车。而且要中途换两次车!!汽车呢我认为是安全系数最低的交通工具之一。我一直都对长途汽车心存偏见,所以组织大家坐车就要以多花钱坐好车为主,上车下车,装卸行李买票都要十分谨慎。然后就是尽量低调,尽量小心,基本上要保持每个人都在我的视线范围内,还要尽量堤防身边每一个陌生人……幸好我们前期派了赵智沉和小宝先行打探,才能顺顺利利的按既定路线搭车。全队整个行程十分安全。

然后是安排大家的生活,既是食宿。我们有十分坚强的后勤部长作后盾,一切安排得非常妥当。我的责任呢就是决定在哪里吃,吃什么,什么时候吃。条件不好是我们早有心理准备的,但是我想我们做好吃苦的准备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吃的苦。吃苦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尽量用心去讲课去调查去分析去思考,而做这些事情的前提就是精神好。当一个人精神焕发时做什么事情都会是非常认真非常卖力的。那我就要尽量保证让我的队员们有这样饱满的精神——所以吃的一定要对准时,一定要相对的好,而且是大家一起吃,每一个人都不能拉下,所谓同甘共苦么。我想这一点我做到了。

接下来就是尽全力想办法维持住一个团结,和谐,干劲十足的团队。这一点是最难的。

队内不能乱,这是前提。12个人,12种不同性格,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就发生意见不一致甚至是摩擦,那我的责任就是把这种不统一的意见压制住并且把可能摩擦的双方去火。这需要预知能力,要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方面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意见。征求意见时当然广开言论,但是每一次大家在一起交流意见我都会注意察言观色,抓住过于针对性或者过于激进的言论加以打压。开始我就对我的队员们说,提意见是你们的事情,而采纳与否是我的事情。柔软的打压方式就是把大家的意见切去棱角然后综合;对于过激意见呢就只好察觉到不妙先发制人封住嘴了。虽然听起来有点法西斯,但是这样绝对能把12个人之间的意见的不一致变成几个人与我的意见不一致,互相针对不好办,可是都针对我顶多就是丢点脸说点好话,无所谓。摩擦的话也一样。之前开会的时候我就说过我们是义务的服务性的实践活动所以不存在利益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干多干少的区别,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着,没人监督也没有奖惩。这就保证了产生摩擦的主要因素——利益因素不起任何作用。这样确实减少了很多摩擦。其他的言语上的小磕小碰呢我就是中间插一脚,来回踢几下皮球,不在话下。

在没有争执和摩擦的基础上,我的任务就升级为建立对内的和谐关系。这就需要大家的多接触多了解多共事。了解的途径就是言语沟通。我们的好处是沟通的场合和时间很多。除了上课和睡觉,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办公室和饭桌上度过,而且晚上绝大多数同学都会到我们的大办公室来。我的责任就是多提醒大家注意把握这些沟通的机会。促进大家利用这些机会。比如每天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会尽量提供一些大家都关心的话题,然后呢就使尽量发现队员们之间的共同语言,比如徐青和bobby都喜欢扫雷,那我就要支持啊,陆婷婷和袁杨都爱漂亮我就要多夸奖阿。但是说回来这些事情还得多亏我们队员的互相沟通的想法和努力,因为大部分事都是他们自己做的,我其实没起太大作用。

关系融洽了就要干活啊,好团队就会出好成果。有了上述的基础,我们队员的工作可以说相当出色。我们所讲授的课程全部深受欢迎,我们跟学生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学生们几乎与我们兄弟相称。讲课的劲头不用说,每天都是大家到我这里来抢课,抢来的课程自然十分珍惜,上课的时候就会竭尽所能施展法力。每天备课时我们都会积极交流意见,然后把今天的经验用于明天课堂改进上面,所以五天上课,我们每天都有相当程度的改变,每天都会别出心裁,让学生们应接不暇。我也惊讶于我们队员的创意,真是大胆而又精致。调查就更不用说了,我一松口半天不到就联系了好多学生,而且学校的老师啊领导啊都被阮明和徐青问了个遍,随便来个什么校外人士也会抓住不放,基本上我们的调查都是切题切点,最终调查内容整理之后形成了我们十分翔实的一手资料。

那么领队最后一个相当重要的任务就是处理好团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

还好我们先期与校长主任联系得早,再加上校长主任也比较热心,我们的很多事情都被安排得很妥当。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会议室呆着,所以与校方的接触基本限于校长和主任。接触的主要事情就是两项:一项是排课,一项是调节仪器设备。

排课是最难的。每天去主任那里要课,还要协调队员之间的课程,有时候课要来了上不了还得去找主任帮忙。幸好主任和我们关系很好才有很多问题的迎刃而解。当然也有难处。最突出的莫过于我们青春期生理卫生课的安排上。学校方面的态度是欢迎,但是也一直相当保守。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课程的计划被一改再改。最后经过多次交涉与妥协,我放弃了我们当初设计的完美的计划而采用了新的合班上的方式。校长大人多次跟我强调点到为止,但是我可是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哈哈,一边保证点到,一边跟阮明强调要保证一定深度,没想到最终上课的结果竟然是出人意料的成功!不容易啊。

课程

课程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讲课来影响人。

和最初的梦想有一点差距,我们的课程安排并不能像我们所计划的那样。学校硬件和软件方面给了我们很多限制,而且到了之后才发现有一些课程根本没有条件进行。比如我们的民俗方面的课程,美术方面的课程都由于条件的限制只给一两个班级上了一两节课。

不过通过我们的努力,课程的总体计划还是完成的相当好的。

五天时间,我们给学生们开设了以下课程:生物,数学,自然科学与科学史,心理,青春期生理卫生,文学,历史,法制与安全,音乐鉴赏,美术鉴赏,民俗地理。当然也有一些课程是我们同学现场发挥的比如体育课,作文课等等。

总的来讲我们的课程都是相当成功的。

首先我们的课程设置兼顾文理,基本达到均匀分配,以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等为目的,我们的课程围绕学生们现有的知识基础,做到了精而不泛。队员们的课程准备都抓住了所涉及学科的一个或几个基本知识点加以展开和深入,以达到让学生们对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有大体的了解,进而开阔视野,端正态度,产生兴趣。比如段小琳同学用边城的故事向同学们展现了文学之美,而张全新同学则以人的记忆为出发点为同学们揭示了心理学的奥秘。

队员们也将一些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正确的先进的认识融入到课程之中,让同学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赵智沉同学的自然科学与科学是这门课程中就充满了真正的科学的客观的学习,研究的态度,同学们都表示收益匪浅。

而且我们的队员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大胆细心的改动自己的课程,比如bobby第一节上课由于没有经验,讲授的逻辑方面的课程学生们表示过于抽象,第二天bobby马上赶出了一节趣味数学的课程,跟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

课程的收效也是相当大,比如范静晗同学的法制与安全这门课程就让同学们了解了他们所应有的权利和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阮明与徐青联袂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更是为天真好奇的孩子们提供了他们所必需的知识,而且无论是我们自己感觉还是从课堂上学生们的认真程度还是从课下学生们的反馈来看,我们这门课程的内容是刚刚好满足了这个时代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对青春期知识的需求,孩子们也说比自己偷偷看生物书(在那里根本没有老师讲授)好得多得多。

再有我们队员们的言行也完全达到了为人师表:高雅,文明,亲和……我想是刚刚达到了我心目中对老师这个公众人物的要求,学生们也在我们的影响下开始改掉往常不好的习惯和错误的认识,开始有了新的观点和新的追求。而且在我们的鼓励下,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互相之间的歧视和内心的自卑,这一点在赵智沉和bobby主办的九宫格比赛中可以略见一斑,因为我们是全校范围内的海选,所以初赛时同学们报名非常踊跃,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加赛,一加再加。而到了后来,真正显现出优势的并不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好或者家庭条件好的,而是那些在这些天认真准备的,孩子们开心的一轮一轮的过关斩将,没有压力却非常认真,最后的结果很出人意料,一位平时在班级成绩中等的文文静静的女孩子竟然力拔头筹,结果了一个又一个桀骜不驯的男同学获得冠军,当我们为她加冕时,她的脸上绽放出了得意而又羞涩的笑容。

调查

这是我们的二级任务。但是我们也是完成的相当出色。

我们没有为调查设计问卷,也没有设计专业的几个问题,因为我们觉得是问卷之类的专业性的调查可能在农村开展不起来,因为农民们没有接触过这样专业的东西,有可能会把它当成政府的花招加以抵制。所以我们采用了阮明同学的建议,也就是定好大方向——经济,社会,教育。然后以座谈的形式将这些方面的问题逐步涉及到,用聊天的方式诱导我们的访谈对象谈论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不做笔录(还是怕影响了聊天得气氛),回来以后整理。这一招真的很见效,我们屡试不爽。我们访谈的对象有学校的老师,主任,县文教局的局长,还有许多学生的家长……访谈回来我都会让队员们认真做好记录整理,段小琳已经对我们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具体的整理分析并形成了报告,这里我就不必多说。

收获

收获么我想应该分成两类,我们的和别人的。

我们的收获是非常大的。首先从出发到回校,我们圆圆满满的完成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给出了梦想,收获了回忆,回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疲惫的,但每个人也都是兴奋的。

我们有体验,七天时间,五天授课。每个队员体验到很多东西。首先是一种生活状态,空旷的操场,稚气的学生,破旧的房屋,无际的田野,那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状态,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所感觉新鲜而农民们感觉漠然的甚至是厌烦的生活状态。之前我们不甚了解农民生活之酸甜苦辣,但是我们现在能够体验到了,当我们和那些孩子们围在一个圈子里说说笑笑,当我们听到县文化官员感慨教育的落后和无奈,当我们随着孩子踩着坑坑洼洼的土路走近一个又一个农家院子,看到一位又一位的爸爸妈妈在忙碌在奔波,我们体验到了,另一种,中国大多数人的另一种。

我们有付出,这是我们所甘心情愿的,我们甚至都不愿占用学校的一丁点资源。因为付出往往是快乐的。我们去讲课,知道底下坐着的是一个个渴望的精灵,我们在为精灵们安插翅膀,我们有这个能力,我们有这个机会,展现自己,影响别人。精灵们听得是那么认真,他们认同我们的付出,他们说我们给他们带来的东西远远超出几节课程,真的,不去付出真的不会体验到自己的劳动为别人带来福音,被别人认可时的欣慰的感觉,所以我们的队员都是努力的讲,拼命的讲,生怕自己所知所讲有不到之处。想想我们工作的神圣,谁能不为有这样的机会而激动不已。

当然我们也会通过这几天的经历去学会理解,理解孩子,理解家长,理解社会,换一个角度理解,换很多角度理解。我不敢说我们对这些理解有多么深刻,但是至少我们理解了作为一个孩子他需要机会需要鼓励需要帮助需要榜样;作为一个家长他需要奔波需要忙碌需要扛着生活的压力护孩子们向前走;而我们对社会的理解更多的是它在发展它在进步但是它也有很多缺陷需要完善,每个人都期盼社会能够给予他们便利和好处,但是社会更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在我们面对社会所暴露出的种种无奈的弊病时我们不要逃避或诟骂,而是要理解和改进……

总之几天下来,我们,每个人,成熟了好多。

还有记忆,快乐的记忆。相信每个人都会记得在深邃的夜幕下空旷的操场中倾听音乐,都会记得上课下课孩子们拉着我们的收说老师给我们讲课吧,都会记得傍晚的阳光铺在身上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面对照相机露出开心的微笑……记忆是神奇的东西,日久弥香。这些是平凡的事情,但注定是不平凡的记忆。

可能我们的收获还有很多,先总结到这里吧。

然后是别人的收获

孩子们的收获是最大的,这也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可以说我们给了他们以知识,孩子们对青春期知识是知之甚少的,那我们就给他们讲,讲到足够深,孩子们对学习方法的了解也不是很多,那我们就在课堂上通过例子给他们讲解学习的方法,孩子们对法律知识很模糊,那我们就有老师专门来教给他们未成年人保护法。

但是我想,五天的时间,我们虽然给孩子们拓展了不少知识面,让他们的眼界开阔了好多,可是毕竟只有五天,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所能给予他们的知识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只能挑拣最值得讲授的知识,这些知识很重要,但不最重要。

更重要的是观念。我认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孩子们的观念。我们讲自然科学与科学史,为的是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为学态度;我们讲数学讲生物讲心理,为的是让他们了解原来科学是这么深奥这么丰富,原来还有更基本的东西更本质的东西需要我们去了解;我们讲历史地理文学,为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并学会拥有一种人文关怀。这样我们就给一个相对空虚的灵魂以全面的深刻的新的观念,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价值,别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我看到了坐在下面听讲的孩子认真严肃的表情,听到了下课后孩子们笑着说这节课真的是与以往不同,我能够感觉到孩子们很多很多方面的观念都随着我们的课程产生着改变着,我不敢夸口说孩子们的观念因为我们改变相当大,但是我敢说,他们改变了很多。

兴趣,我想肯定很多孩子都对我们放映的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人说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兴趣,但是我觉得我们关注孩子们的兴趣,想让兴趣成为孩子们最好的老师,那我们就应该关注兴趣本身而不是在哪些方面的兴趣。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东西,让孩子有了积极的向上的兴趣,那我们就是在给枯燥的心灵灌溉,当一颗心灵充满了好奇的冲动,那么它就会萌发,就会热情地跳动起。然后我们再给他们讲科学讲人文讲社会让他们去选择真正的志向所在——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兴趣和志向。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所尽量做到的正是挖掘孩子们健康向上的兴趣,包括我放的电影。看到孩子们兴奋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对人生,很有兴趣。

最后我想就是信心。我在最初的梦想里提到了我们想要抹去孩子心理上的自卑感让他们信心百倍。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在这一点上我们做的还不是很到位。虽然孩子们知道了机会很多道路很多,但是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客观条件束缚着他们不敢去畅想和尝试,我们确实也找不出很好的方法去用语言让他们信心百倍,也许真正能让一个人信心百倍的东西,就是他所取得的成功和他即将面对的成功,这些我们无法给予。但是我也并不灰心,我相信这些孩子会用自己的努力换取自己的成功,然后用自己的成功,兑换自己的信心。

希望

这个词是我们的主题,然而写到这里,我对这个主题的理解突然变得有些迷茫了。

是我们给予孩子们希望,还是我们把孩子们当作希望……

但我可以找出希望之所在

希望在于年青,在于年轻的可塑,年轻的未知,年轻的活力。当我们说我们要播种希望时,我们挖掘的是年轻的可塑性,当我们说我们期待希望时,我们看到的是年轻对未来的憧憬,当我们说我们终会收获希望时,我们凭借的是年轻无限的活力。

年轻在这里——就在这里——我们的孩子们。

最后一天我们大家上完课,孩子们都收拾了东西回家。我独自走进了一个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空教室,拿着我的dv拍录像。从后门经过道,拍着破旧的桌椅,拍着空白的黑板,拍着窗外的阳光,当我从前门缓缓地走出教室伸手关上门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了希望之所潜在:我们的学校

是的,只要有讲台,有黑板,有粉笔,有听课的孩子,我们就有机会,有机会播种希望,有机会期待希望,有机会收获希望。

不过,应该还缺少播种希望的人,一些单单为了播种希望而努力劳作的人——我们,这12个人,不就是么。

 以上所述均发自肺腑,绝无半句虚言。

 

 元培计划赴河北沧州孟村新县中学暑期社会实践团     宋振阳

                                  2005   9   3

[文章来源:http://pkusp.pkusast.net/zhanshi/news_show.asp?artid=25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