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转 分割的画面

昨晚(看发帖时间多准)课上旁边一姐姐一边专注地听课,一边用手指快速敲打笔记本(Notebook)封面,整整持续两个小时。我在感叹她手指灵活不知疲惫的同时,也好奇她前后的同学好像都浑然不觉,就我难免受其影响。

于是我想到转笔,转的人总是很high,没觉察有什么影响,旁边的人却总是被搞得很抓狂,反正我是这样。说来也怪,在食堂或是其它嘈杂的公共场所我都是能静下心来看书的,反倒是在安静的自习室里常被一些细碎的声音搅得心神不宁,无法集中。分析了下原因,猜想大概是:

     

1、 噪声平均VS定向激励

嘈杂场所,声音越杂乱无章,越被听觉系统处理为背景噪声而不是有用信号,平均来讲谁都不占优,故而作用被忽略;而自习室里,即使是很小的声音,因为背景声弱的缘故,信噪比要高一点。但这也不甚影响,要命的是这些声音被周期性地重复,则会因定向激励而加深记忆,以至于不得不考虑它的干扰,就像掉了一本书不算啥,掉了一百次绣花针估计就会被郁闷了。所以最怕各种有规律小噪声的刺激,比如晃椅子的吱嘎吱嘎声,跺脚的啪啦啪啦声,转笔掉笔的啲哒啲哒声,或剪指甲的噼呲噼呲声,烦不胜烦,而一旦烦了之后,就很容易由于心理暗示,越来越烦。

   

2、 固有频率VS扰乱节奏

百度百科有转笔的词条,提到“在课堂上转笔亦会减低上课的注意力,所以有的教师会禁止学生转笔。”但我想大部分人转笔的体验是并非如此,而是争辩可以转笔学习两不误,或者可以忘掉手头还在转笔这回事,专心听讲;或者可以通过转笔加速思考,保持状态。大约这是转笔的人可强制以转笔的频率来做事,产生谐振;而其他人则有不同的思考节奏,敏感于外加频率诱导的,就容易失去自我,无法专注。如因有人跺脚发出声响而不爽时,试着以他的频率同样开始跺脚,说不定就会感觉好很多。

    

3、 惯性&反馈

转笔的动作一般都很难自动停止,可能是出于惯性,想保持这种状态;也可能有这样的反馈机制:若转失败了,希望下次转成功,若转得满意了,则更有成就感,希望再接再厉,于是,欲罢不能。旁边的人要么被扰乱眼球,要么想着他多久会掉一次,整个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

     

综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其害以自诫:我尽量不在别人面前做此类事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