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我的一生》

Notes: 许多年前读过Max Born的回忆录,对觉得有趣的段落做了记述,这两年又读了一遍,并对他学生时期的经历做了摘抄。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感兴趣和有收获的点还不太一样。

我看那种认为学习欧几里得的严密证明可以训练抽象思维能力的主张近乎荒谬,是不了解儿童心理学,把孩子看成小大人。除了极少数无足[……]

Read more

为什么俄罗斯不再出产大数学家

在最近一期的《数学文化》杂志上,有一篇“俄罗斯为何不再有大数学家”的文章。我找到了这篇文章的英文版(似乎是通过俄文版机器翻译过来的,有些词句比较奇怪)读了一下,很有意思,大致小结一下。

现象

俄罗斯/前苏联曾经盛产顶尖数学家,特别是1950年代后期,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的兴起,开启了俄国数学的[……]

Read more

这玩文字音韵的境界

以前读过语言学家赵元任的早年自传,前段时间又读了其夫人杨步伟女士的自传《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轶事丰富,非常有趣。今天看到一则貌似三本书里都没提到的短文,很有意思,是赵元任1930写的(趙元任《語言問題》第149頁),通篇连标题在内97个字,写成拼音全都是shi,然而字形声调不同,因[……]

Read more

巧遇

前段时间在读文献时,在两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文中,发现了实质上竟是完全一样的两段话。

一本是叫做《Polarization of light in nonlinear optics》的书,关于光在各种非线性光学系统中的偏振效应的专著,出版于1998年。对于这样一个狭窄专门的方向[……]

Read more